關于將樂縣2023年預算執行情況
及2024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2023年12月27日在將樂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將樂縣財政局
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報告將樂縣2023年預算執行情況及2024年預算草案,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23年預算執行情況
2023年,全縣財稅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嚴格執行縣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關于預算的決議,聚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抓重大項目,促高質量發展”“3+3”專項行動等重點工作,加力提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力優化支出結構,促進財政資金提質增效,全力推進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2023年預算執行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全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完成7284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同比增長2%。加上上級補助收入139781萬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收入32991萬元,調入資金18000萬元,區域間轉移性收入12533萬元,上年結轉41005萬元,收入總計31715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255058萬元,同比下降0.36%。加上上解支出4337萬元,債務還本支出26715萬元,支出總計286110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轉31040萬元(主要是按國發(2021)5號文件精神執行后,國庫集中支付中財政已撥付、部門未支出的項目結轉指標)。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完成72840萬元,加上上劃中央收入30371萬元,全縣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03211萬元,同比增長5.1%。
2023年全縣“三保”支出預計完成135018萬元,其中:?;久裆С?span lang="EN-US">53200萬元,保工資支出76518萬元,保運轉支出5300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全縣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完成2489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2.98%,同比下降22.62%。加上上級補助收入3888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收入31564萬元,上年結轉11653萬元,收入總計71995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預計34440萬元,同比下降38.58%。加上債務還本支出22400萬元,調出資金3000萬元,基金支出總計59840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轉12155萬元(主要是按國發(2021)5號文件精神執行后,國庫集中支付中財政已撥付、部門未支出的項目結轉指標)。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全縣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完成17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與上年持平,加上上級補助收入11萬元,上年結轉10萬元,收入總計191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預計184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轉7萬元。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全縣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計完成2806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2.35%,同比增長13.75%。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預計25257萬元,同比增長12.43%。
(五)地方政府債務情況。2023年全縣共收到地方政府債券資金64555萬元,其中:新增債券24076萬元(新增一般債券6276萬元、新增專項債券17800萬元),主要用于老舊小區改造、醫院綜合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市政橋梁維修等公益性項目建設;再融資債券40479萬元,用于償還到期政府債券本金。當年全縣共償還政府債務本息62393萬元,扣除再融資債券外,自有資金償還21914萬元。全縣地方政府債務余額391480萬元,嚴格控制在省核定的限額內,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二、落實縣人大決議和財政工作情況
按照縣人大預算決議和縣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的要求,著力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財政政策精準發力,持續助推經濟回穩向好
一是夯實財政保障能力。多方籌措財政資源,抓實重點稅源、重點行業、主體稅種征管,加強與非稅收入執收部門溝通對接,密切跟蹤大額非稅收入項目進展,及時了解收入動態,做好收入組織調度,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8億元,同比增長2%。緊盯政策扶持方向和資金投入導向,加大向上爭取力度,全年共向上爭取各類轉移支付資金14.37億元,同比增長0.5%。著力用好金融工具,強化與國開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金融機構合作對接,綜合運用市場化運營管理等方式,有效盤活林業、生態修復權等資源,全縣開展政策性融資8億元,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二是培育幫扶經營主體。嚴格落實延續優化完善的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全縣減稅降費7867萬元,為市場主體精準輸送政策紅利。延續執行將部分政府采購項目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提高至40%以上政策。強化企業扶持培育,累計兌現增產增效、專精特新、入規納統等各類惠企政策獎補資金2272萬元,支持實施企業技術改造提升行動、科技計劃項目556萬元,促進企業創新發展、做大做強。三是持續擴大有效投資。以深入推進“抓重大項目、促高質量發展”“3+3”專項行動工作為抓手,全縣各級各部門積極謀劃爭取項目資金,全年爭取中央、省項目資金33954萬元、新增債券資金24076萬元,推動我縣城區市政橋梁改建、老舊小區改造、幸福河湖等一大批惠民生、補短板、強弱項項目實施,有效發揮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安排資金3624萬元,加快推進陳坊園擴園建設進度,著力完善園區基礎設施配套,積極打造良好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支持力度,做好招商推介、貿易洽談等招商活動經費保障,支持各地商會建設發展,推動補齊社會投資短板。四是促進消費恢復發展。積極落實我縣出臺的穩生產促消費、促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激勵措施、旅游市場營銷獎勵等獎補政策,支持開展“全閩樂購”“信息消費助力鄉村振興”“音樂露營節”等系列促消費活動。聚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累計兌現購房補貼1562萬元,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投入5004萬元,推進玉華洞旅游環線梅花至玉華段公路改建、龍棲山自然研學基地提升、文博小鎮等項目建設,做好文物保護、舊址修繕、博物館日常運轉等經費保障,優化鄉鎮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著力提升文旅消費服務品質。
(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加快公共服務普惠共享
一是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建立健全鄉村振興財政投入保障制度,本級安排專項資金2220萬元,推動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發放實際種糧一次性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各類強農惠農政策補貼資金1813萬元,惠及農戶45756人?;I集資金2532萬元,支持特色現代農業發展,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持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統籌撥付資金2318萬元,推動實施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政策,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保障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增添新活力。二是提升城鄉建設品質。著力補齊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短板,統籌撥付資金3974萬元,加強農村公路養護、水毀修復及改造建設,推進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不斷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本級安排資金2077萬元,支持加大城區園林綠化建設力度,做好上河洲公園、金溪沿河兩岸公園及火車站站前綠地管護,深化城區環衛作業改革,進一步提升城市風貌品質。三是持續深化生態建設。爭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補助資金2600萬元,支持做好常上湖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統籌撥付資金2831萬元,推進農村垃圾治理“以獎代補”,落實“廁所革命”整村推進獎補政策,有力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PPP項目,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I集資金4386萬元,支持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強化池湖溪、安??谙戎攸c流域生態修復及綜合治理,推進園區及城鄉水污染防治,著力提升水環境質量。
(三)完善民生保障體系,切實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精打細算、節用為民,持續增加民生投入,堅持在發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一是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全年教育支出49314萬元,同比增長0.31%,切實落實教育經費“兩個只增不減”要求。全覆蓋保障各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支持實施“兩免一補”、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等學生資助政策,不斷深化助學育人實效。完善學?;A設施建設,推進中小學校舍安全保障、近視防控教室照明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做好教師經費保障,支持教師隊伍建設,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二是完善醫療衛生體系。統籌用好疫情防控等補助資金3501萬元,規范做好防疫監測、疫苗接種、檢疫隔離等防疫經費結算,落實醫務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政策,支持提升重癥救治能力,切實保障“乙類乙管”過渡期疫情防控各項資金需求。強化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籌集資金1159萬元,推進縣域醫共體能力提升。持續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84元提高到每人每年89元。撥付計劃生育補助資金1005萬元,落實計劃生育家庭“兩項制度”,著力緩解計劃生育家庭在生產、生活和養老方面的困難。三是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堅持就業優先導向,統籌用好就業補助資金937萬元,支持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穩步提高城鄉居民醫療養老保障待遇,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610元提高到640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每人每月140元提高到150元。持續加大困難群體扶助力度,統籌撥付資金3286萬元,做好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補助,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有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需要?;I集資金724萬元,推進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支持建設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示范性長者食堂等養老服務設施,著力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四是強化社會治理能力。本級安排資金2308萬元,推進“e體+”智慧賦能中心、“平安家園·智能天網”等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落實辦案經費1300萬元,保障公安工作順利開展,促進維護全縣社會安全穩定。
(四)深化財政管理改革,不斷提升財政治理水平
一是依法依規接受監督。認真落實縣人大關于2023年預算草案和預算調整方案等決議、審查報告。嚴格按照預算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及時批復部門預算,做好預決算公開。依法向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預算執行、決算、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等情況,充分聽取代表委員意見建議,認真辦理建議提案。做好巡視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壓實審計整改責任,限時按項逐條落實整改要求。二是推進預算管理改革。打破基數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按照“輕重緩急、量力而行”的原則,深入實施零基預算改革,加大支出結構調整力度,重新確定部門預算總體規模,進一步優化細分專項資金,厘清支出項目界限,除剛性支出外,對業務類經費實行總量控制并壓減10%,進一步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持續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將資產、績效、政府采購等業務模塊納入一體化系統,推動政府采購平臺與一體化系統有效對接,促進數據共聯共享,著力提升預算管理水平。三是加強財政資金監管。深化預算績效管理,逐步完善績效評價體系,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著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2023年對全縣244個項目涉及40708萬元資金開展預算績效目標和監控管理,在2022年度績效自評范圍內抽取24個單位40個項目涉及資金19471萬元開展績效自評。2023年財政部對全國縣級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中,我縣進入全國前500名,榮獲財政部通報表揚并獲得獎勵資金300萬元。依托直達資金監控系統,加強對25項中央直達資金涉及資金28552萬元的監控管理,動態跟蹤資金分配、撥付和使用情況,確保直達資金“一桿子插到底”。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平臺提質擴面增效,實現全流程監管并實時監控預警,累計監管資金10109萬元,惠及群眾54357人。四是強化財經紀律約束。認真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依法履行財會監督主責,聚焦重點領域,扎實開展財經紀律重點問題專項整治、重點民生資金專項整治、會計監督檢查、財政資金外借檢查、預算執行監督等專項行動,持續加大監督力度,強化問題整改落實,切實保障財政政策落地見效、財政資金使用安全規范。
各位代表,今年財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這是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有力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以及代表委員們加強監督、認真指導的結果,是各級各部門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的結果。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受經濟下行壓力等因素影響,重點行業、企業減收較大,我縣可用財力較為緊張。與此同時,“三?!敝С鰟傂孕枨笾鹉昙哟蟆⒄畟鶆者M入償債高峰等現狀都需要財政保持較大支出強度,財政收支平衡面臨嚴峻挑戰。這些困難和問題將在今后的發展和工作中同各部門一起努力解決,也懇請各位代表、委員一如既往地給予指導和支持。
2024年預算草案
2024年全縣預算編制草案如下:
一、一般公共預算草案
2024年全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76480萬元,同比增長5%。加上上級補助收入118773萬元,調入資金9000萬元,一般債務轉貸收入21090萬元,區域間轉移性收入42965萬元,收入總計268308萬元。根據收支平衡的原則,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5230萬元,上解支出4337萬元,債務還本支出8741萬元,支出總計268308萬元。其中:按照現行財政體制測算,本級可供安排財力203989萬元(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7001萬元,上解支出4337萬元,自有資金債務還本支出2651萬元)。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76480萬元,加上上劃中央收入安排30998萬元,全縣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安排107478萬元,同比增長0.8%。
2024年按照我省現行縣級基本財力保障范圍和標準測算,我縣“三保”支出保底需求為126824萬元,其中:?;久裆?span lang="EN-US">42173萬元,保工資78396萬元,保運轉6255萬元。全年預算安排“三?!敝С?span lang="EN-US">134107萬元,比需求數增加7283萬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49456萬元,保工資支出78396萬元,保運轉支出6255萬元。足額保障三保需求。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草案
2024年全縣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安排30250萬元,加上上級補助收入3848萬元,專項債務轉貸收入47774萬元,收入總計81872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安排55098萬元,加上調出資金9000萬元,債務還本支出17774萬元,支出總計81872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
2024年全縣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安排170萬元,上年結轉7萬元,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則,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77萬元。
四、社?;痤A算草案
2024年全縣社保基金收入安排31253萬元,支出安排28286萬元。
五、2024年財政重點工作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要求,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增強重點支出保障,促進縣域經濟持續恢復發展。
(一)聚力抓好增收節支,提高保障服務大局能力
一是著力提高收入質量。聚焦優化財政收入結構,狠抓稅收收入征管,加強財稅部門協同配合,密切關注稅源變動趨勢,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跟蹤監控,積極優化惠企服務和營商環境,鼓勵存量企業擴產增稅,引進增量企業積極納稅,支持重點領域挖潛補稅,進一步夯實稅收可持續增長基礎。二是強化財政資源統籌。進一步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優化閑置國有資產資源配置,結合運用市場化工具,努力擴大存量資產收益,實現資產、資源到資金的有效轉化。持續向上爭取對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及時了解最新政策資金動向,做好項目策劃儲備,努力爭取更大政策、資金支持。三是嚴把財政支出關口。把過緊日子作為常態化思維模式和紀律要求,把牢預算管理、資產配置、政府采購等關口,嚴格壓減非重點非剛性支出,繼續壓減部門業務經費5%,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將更多的財政資金用于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和基本民生保障。
(二)發揮財政政策效能,推動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一是有效服務市場主體。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精準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快推動各類惠企政策落地見效,充分釋放政策紅利,支持改善企業發展環境,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統籌用好技改提升、成果轉化、增產增效等各類獎補資金,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帶動作用,持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更多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二是支持擴大有效內需。抓實新增政府債券項目儲備工作,提前謀劃、積極儲備符合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支持領域的重大項目,指導項目單位做實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債券資金支出進度,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積極拉動社會有效投資。強化財政、金融政策協同發力,持續優化融資服務,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和杠桿效應,推動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三是推動產業提質增效。落實落細我縣出臺的輕合金、建筑業、文旅康養等一系列產業扶持獎勵政策,加快政策兌現進度,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輕合金、精細化工、文旅康養等主導產業,支持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加快擴園步伐,不斷增強園區服務保障能力,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三)加快補齊民生短板,穩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一是健全民生投入保障機制。堅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預算編制、執行、績效管理等過程中,努力把更多財力、最大增量投入民生事業,確保民生投入持續保持在超七成水平。二是推動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用好職業培訓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鼓勵企業吸納就業。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財政兜底保障,加強困難群眾救助幫扶,托穩“一老一小”幸福,不斷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三是支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鞏固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嚴格按照各學段生均公用經費標準,足額保障學校生均公用經費。不斷健全完善獎、助、貸、補、償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助學體系,全面落實各階段學生資助體系。加大學校建設投入力度,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優化教育基礎設施配套,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四是提升醫療衛生服務供給能力。做好“乙類乙管”過渡期疫情防控經費保障,實施穩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保障機制,持續落實基本藥物制度補助,加強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幫扶,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補助保障,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有效支持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加快補齊醫療衛生體系短板。
(四)持續深化財政管理,著力提升財政服務效能
一是扎實推進財會監督。馳而不息嚴肅財經紀律,持續推進財經紀律專項整治,加強財會監督和各類監督貫通協調,堅決遏制財經紀律松弛,努力維持好財經秩序。健全資金監督機制,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直達資金監控等平臺,全流程、全覆蓋、全鏈條加強資金監管,將單位自有資金全面納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管理,進一步擴大監督范圍。二是持續深化績效管理。繼續深入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加強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將績效評估結果作為項目設立、入庫、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從源頭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嚴格績效目標管理,提高績效指標體系的系統性、精準性、實用性。持續做好項目績效自評、核查、重點評價等工作,強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著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三是強化政府債務管理。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穩妥推進政府存量債務化解,繼續向上爭取再融資債券資金,強化措施落實地方政府債券還本付息,堅決防范到期債券違約風險。規范地方新增政府債券管理,動態跟蹤資金使用、項目建設、運營管理等情況,確保債券資金安全、規范、高效使用。四是深入實施國企改革。鞏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動健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選人用人機制,著力完善工資與效益聯動機制,全面推行企業工資總額制,激發企業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加快國有企業整合重組,積極推動國有資本優化配置。
各位代表,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新的一年,我們將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自覺接受縣人大監督,認真聽取縣政協的意見和建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扎實做好財政各項工作,努力完成全年財政預算任務,為把將樂建設成為老區蘇區高質量發展示范縣貢獻財政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